记得初中时,那个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斑驳地洒在课桌上,我心情格外好。直到那一瞬间,一道数学题目似乎从天而降,将我的快乐彻底摧毁。我做错了一题,他们就C我一次。
老师问完问题后,我心想,这一定是我犯的一个小错误。但没想到的是,当同学们交卷后,班里响起了一阵哄笑声。那道题目简单到让人怀疑是否真的需要答案,但偏偏就是我没有解出正确答案。我看着他们的眼神,仿佛所有的话语都被写在了脸上——你真是太蠢了。
“为什么不早点说?”我心里默念着,却没有勇气开口。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害怕被嘲笑、害怕失去朋友的小孩。我尝试和他们交流,但每次都感觉自己像是在沙滩上挣扎,只能不断地向后倒退。
那个下午,在课堂上的孤立感让我感到无比压力。 classmates开始避开我,他们之间的对话变得轻松自如,而我的存在只是一种负担。我们原本是同龄人,但现在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什么?也许是更深层次的情感痛苦,也许只是更加谨慎,不再轻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然而,这段经历并没有完全定义我的生活。当晚上回家,我告诉妈妈发生的事情,她听完之后,没有批评她仅有的温暖之语:“别难过,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她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一个事实:即使面对误解与孤立,也有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来,那就是自信和坚持下去的心态。
从那以后,每当有人想要C我一次的时候,我会深呼吸,然后微笑着告诉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支持我的人。而当我们面对那些可能带来伤害的小错误时,或许应该更多关注如何超越它们,而不是沉浸其中。这篇故事,就是关于如何从“做错一题”中找到成长的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