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票房破亿,口碑如火,《我不是药神》宣布提档至7月5日全力以赴上映,不仅限于常规影院,更是IMAX、中国巨幕等多种新型制式的同步放映。6月30日,《我不是药神》的点映活动热烈进行,单日票房达到了1451万,这个数字让人印象深刻;而在7月1日,点映票房再创新高,达到3555万,这个数字更是令人瞩目,最终累计超过了5000万。这只是开始,在7月3日,《我不是药神》的首映礼依旧热潮不减,一举拿下近5000万票房,并且自身点映票房累计突破了亿元大关,同时还挤占了《动物世界》,成为昨日单日榜单的冠军,对市场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这背后,是观众对影片的好评。《我不是药神》在豆瓣网上的评分已经达到了9.0,这样的高分数很难得。在国产电影中,上一次达到这一成绩的是2000年的《鬼子来了》(9.2分),距离现在已经过去18年之久。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在国内取得了成功,它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广泛好评。
当今社会,无论是欧美还是韩国,都有着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但是在中国,要制作出一部真正能够引起共鸣和赞誉的大作,却并不容易。即便在上海电影节时,也有人称赞它为最亮眼的一部。但很多时候,有些期待再大的观众看完之后,却会感到失望或遗憾。而《我不是药神》则不同,它赢得了一致好评。
从最初命名为《印度药神》,到最终定名为《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经历了一番变化。但无论名字如何变动,其核心故事——一个普通男人程勇(徐峥饰)通过卖仿制品成为了富翁,再次回到他的故乡帮助那些需要他的人,从一个商贩变成了“救星”,这个转变过程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弦。
这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小说和剧本的情景喜剧,它讲述的是程勇从一个贫穷的手表修理店老板到成为印度仿制医生“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他利用自己的资源来帮助那些无法负担昂贵医疗费用的人们。他虽然获得了巨额利润,但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人们对他生活方式以及对疾病治疗方法的一般看法,为他们带去了希望和救治,让他们感受到生命中的温暖与力量。
这样的故事,让人既感慨又激励,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与其相似之处,或许我们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程序员”,但这种情感连接让我们彼此更加理解和支持,而这种深刻的情感联系正是这部影片所展现出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