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热浪,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如同一股不可抗拒的东风,在大屏幕上迅猛地展开,它对影评界和观众的心理构成了重大影响。仅在其上映后的短短几周内,就已经荣获了令人瞩目的十多亿票房成绩。《哪吒》以古老传说为根基,将《封神演义》的精髓融入其中:混元珠由天地灵气孕育,被元始天尊分割成灵珠与魔丸,并启动了毁灭性的天劫咒语,预言魔丸三年的末日将会被天雷摧毁。然而,由于申公豹的干扰,这个世界原本应该携带灵珠出生的哪吒却变成了一个混乱世界的统治者,而灵珠则被赠予龙王子敖丙。这导致了两个孩子各自成长为一名人人畏惧的“魔童”和一名武功高强、品行端正的妖怪。
无论是剧情还是技术层面,《哪吒》的魅力吸引了许多人,但笔者特别关注的是敖丙作为龙族中承担重任的人物形象。他为了能够在封神大典上位列仙班,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从自己身上取下最坚硬的一片龙鳞,为他制作了一副极其珍贵的龙甲。这份爱看似深沉,却也让人感到负担过重,有时甚至引起反感。
这样的故事线虽然虚构,但现实中的家长们有着相似的做法,他们为了让孩子能读到所谓好的学校,不惜花费巨资购买学区房;他们不顾个人福祉,只为陪伴孩子学习。在这些家长眼中,他们当然爱他们的小孩,但是这种爱显得过于沉重,如同笑话中提到的“笨鸟先飞”的第三种类型——既不敢飞,也不愿意下蛋,要让别人替自己飞。
电影中的关系就如同这个笑话一样真实地存在:父母对于子女成功成为仙人的期望,让后代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孩子变得自暴自弃或为了成功而手段残忍,这都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不过,在电影里,敖丙并没有因此失去善良,他选择与哪吒并肩作战,一起面对毁灭,最终实现彼此间的情义救赎。
片尾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既是哪吒抗争生活方式自由宣言,也体现了敖丙独立生命价值追求。而这部电影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教训是,即使身处逆境,我们仍然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与他人的期望保持距离,以真诚的心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