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晚于北美一周,史诗《拿破仑》在中国内地公映。这也是继今年暑期档的《奥本海默》之后,又一部在映前便颇受全球公众关注与期待的人物传记电影
12月1日,仅仅晚于北美一周,史诗《拿破仑》在中国内地公映。这也是继今年暑期档的《奥本海默》之后,又一部在映前便颇受全球公众关注与期待的人物传记电影
《拿破仑》海报
该片导演雷利·斯科特的大名自不消说。就在11月30日,刚刚度过自己86岁生日的雷利·斯科特,是为数不多的在二战前出生,至今依旧活跃在世界影坛的英国导演。
新千年后,他执导的《角斗士》《黑鹰坠落》《普罗米修斯》《火星救援》《异形:契约》等都曾作为“引进”同国内观众见面。而对于经历过录像带时代的老影迷而言,七八十年代由他执导的《异形》《银翼杀手》和《黑雨》,更是永不过时的经典。
在疫情期间,他还执导了《最后的决斗》和《古驰家族》两部电影。老骥伏枥,其勤奋高产的程度唯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样的老行尊可比。谈及为何要拍这部《拿破仑》时,制片人凯文·沃尔什认为斯科特是想要接续库布里克的遗志,“库布里克是雷德利的偶像,他曾想拍摄《拿破仑》的电影,但未能实现,所以几年前我问雷德利:‘你一直没机会拍摄的电影是什么?’他的答案是‘拿破仑’。”
若是天假以年,库布里克会怎么拍拿破仑?自然不得而知。但在斯科特之前,早在默片时代的1927年,法国导演阿尔贝·冈斯就拍过长达五个多小时的同名电影《拿破仑》。自那时以降,愿意在大银幕上展现这位身高仅1.68米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的电影人就不知凡几。晚近些的,苏联著名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执导的《滑铁卢战役》(1970)不可不提。鬼知道在美苏冷战期间,他怎么能招揽甚至包括奥逊·威尔斯在内的一众美国演员,拍成了这部反映拿破仑功败垂成的佳作。
导演雷利·斯科特片场同华金·菲尼克斯说戏
《拿破仑》的海外口碑目前呈现出两极化。在导演的英国老家,《每日电讯报》称“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驾驭这样一部波澜壮阔、内涵丰富的电影”,《卫报》也称“华金·菲尼克斯的表演,就像他在电影中打翻的那杯勃艮第红酒一样强劲”。而在传主的故乡,法国媒体则是一边倒的口诛笔伐:法国版GQ对让他们的英雄用美国口音说英语是自是不满,“非常笨拙、不自然且并非故意的搞笑。”《费加罗报》则干脆称本片其实可以改名为“帝国之下的芭比和肯”!
将中国比作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必将震惊世界”——一直以来,这句莫须有的话为拿破仑在东方赢得了不少的好感,或许中国观众更能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这部电影。大银幕上,当片名“Napoléon”出现时,是以鹅毛笔在纸笺上书写划过的声音作为背景音,多少透露了斯科特以该片写史的野心。毕竟在导演看来,拿破仑时代是现代历史的起点,“他改变了世界,也重新书写了规则。”
华金·菲尼克斯 饰 拿破仑
但是将《拿破仑》视作一部正史片并不能服众。英国历史学家,《拿破仑大帝》作者安德鲁·罗伯茨就指出:这部电影并没有提及拿破仑的诸多改革与正面作为……这里提到的“改革”,应该是指那部《拿破仑法典》。它是资产阶级国家颁布的第一部民法典,作为法系的经典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斯科特出自海洋法系的英国,对此却不以为意。
电影开头展现了法国大的情形,时速25公里/小时的铡刀高速下坠,只需1/50秒就可以让人尸首分离,在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都成为刀下鬼的现场,炮兵中尉拿破仑只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而鼓吹“恐怖是美德的延伸”的党人罗伯斯庇尔也在稍后的“热月”中被围攻,先是不成,继而也被送到了断头台前……这些无疑也表现了导演本人对的冷感。
《拿破仑》剧照
正像电影的主角海报所示,华金·菲尼克斯饰演的拿破仑戴着标志性的双角毡帽睥睨天下,右上角的一行字写着“他起自寒微,却征服了一切”。这里的“征服”,显然也是对另一位同样军功彪炳的皇帝,凯撒那句“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的致意。而在凡妮莎·柯比的肖像海报中,那句“约瑟芬的世界”则勾连起整部电影行进的闭环:将拿破仑的军功征伐,与他和约瑟芬间的爱欲情仇双线并置,并紧密地纠缠在一起。
捂住耳朵的“炮兵皇帝”
土伦围城是拿破仑的成名之战,华金·菲尼克斯的演绎却没有把他神话。以年届50之龄,演绎青年时代的拿破仑,内敛克制、沉郁寡言是他此次在大银幕上的藏拙之道。电影中固然呈现了拿破仑的精密谋划与身先士卒,却设计了一个近似滑稽的标志性动作:每当己方的大炮发起轰鸣,拿破仑都会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捂住耳朵。而这一动作,也贯穿在片中拿破仑的历次征战之中。导演的用意,不仅是让这位“炮兵之神”更像是个凡人,可能也昭示了他自己在电影公映后,对于各方评论的态度。
凡妮莎·柯比 饰 约瑟芬
凡妮莎·柯比饰演的约瑟芬同样在出场后细节满满。出身贵族的她险些在雅各宾派统治期间被送上断头台,以一头短发出场,表现出她不愿意被铡刀缠住秀发,而在获释后,她在脖颈处系上一条红丝带(提示铡刀落下的位置),则引领了一时法国上流社会的时尚风潮。尽管现实中菲尼克斯比柯比年长不少,但按照史实,约瑟芬则要年长拿破仑6岁。片中柯比将角色演绎的分外妖娆多姿,如此在情史上尚是一张白纸的拿破仑,才会轻易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斯科特曾表示,拿破仑是位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略家,也是位了不起的、直觉敏锐的、残酷无情的家,但最令他着迷的是“他明明正要去占领莫斯科,心底里却还在挂念着妻子在巴黎的一切行为举止”。片中正在埃及征战的拿破仑听闻妻子红杏出墙的逸闻后便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战场上的大炮轰鸣与宫闱间的撕扯求欢,活化了两人间相爱相杀的炽烈情欲。
《拿破仑》剧照
拿破仑是有史以来肖像画最多的人,《拿破仑》全片的光影也有着油画般的古典质感。拍摄历史片时,人们总是会使用自然光,而伦勃朗和卡拉瓦乔等就是采用单一的光源,一个大窗户、壁炉、或者蜡烛作画的高手。不难发现电影的室内戏和夜戏中,演员们都会尽量靠近窗户或是烛台说台词,而正面光总会打在拿破仑身上,让主要角色显得更加明亮,同时将其他人放在了阴影中。登基那场戏是绕不开的名场面,从服装、道具到影像完全是对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的致敬。
出身行伍世家的斯科特,早已在《角斗士》和《黑鹰坠落》中展示了他对于不同时代战争场面的把控能力,是以《拿破仑》中再现的著名战役——土伦、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滑铁卢等等还是拍摄得相当考究。说起来,当年拍摄《角斗士》时,CGI技术才刚刚起步,现如今完全可以凭借电脑特效呈现千军万马。崇尚“实景拍摄更有真实性”的斯科特,此次同时动用4到11台摄像机全方位拍摄。是以步兵颇具仪式感的推进,骑兵策马扬鞭的快速奔袭,炮兵方阵的雷霆万钧,都能看得出主创对当年操典与战法的谙熟,全部力求真实还原。
片尾,垂垂老矣的拿破仑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坐在餐桌前看着两个孩子拿着木条在眼前舞刀弄枪,饶有兴致地问她们的首都在哪?“圣彼得堡,之前是莫斯科。”“你们知道莫斯科是谁烧掉的吗?是我。”“不,应该是人自己烧的。”“为什么?”“这是常识。”闻听此言,一代雄主颓然倒地……在随后出现的字幕中,展现了拿破仑历次用兵法军的阵亡人数,其中仅1812年入侵,就战损了47万人之巨。一将功成万骨枯,然而再辉煌的雄图霸业也终究会败给时间和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