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国际电影节与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也是内地观众熟知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其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就是金棕榈奖。
从1946年创立的首届到今年的第75届,你知道历届获得金棕榈的影片都是谁吗?
1946年第1届,雷内·克莱芒《铁路战斗队》,法国。
1947年第2届,爱德华·迪麦特雷克《双雄斗智》最佳社会片,美国。
1948年,因经费不足暂停举行。
1949年第3届,卡罗尔·里德《第三人》,英国。
1950年,因经费不足及法国电影行业的其他原因而未举办。
1951年第4届,维托里奥·德·西卡《米兰的奇迹》,意大利阿尔夫·斯约堡《茱莉小姐》,瑞典。
1952年第5届,奥逊·威尔斯《奥赛罗》,美国雷纳托·卡斯特拉尼《两分钱的希望》,意大利。
1953年第6届,亨利-乔治·克鲁佐《恐惧的代价》,法国。
1954年第7届,衣笠贞之助《地狱门》,日本。
是亚洲电影第一次获得金棕榈奖。
1955年第8届,德尔伯特·曼《君子好逑》,美国。
1956年第9届,路易·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寂静的世界》,法国。
1957年第10届,威廉·惠勒《四海一家》,美国。
1958年第11届,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雁南飞》,苏联。
1959年第12届,马赛尔·加谬《黑人奥菲尔》,巴西。
1960年第13届,费德里科·费里尼《甜蜜的生活》,意大利。
1961年第14届,亨利·柯比《长别离》,法国路易斯·布努埃尔《维莉迪安娜》,西班牙。
1962年第15届,安塞尔莫·杜阿特《诺言》,巴西。
同年李翰祥的《杨贵妃》获最高技术大奖。
1963年第16届,卢奇诺·维斯康蒂《豹》,意大利。
1964年第17届,雅克·德米《瑟堡的雨伞》,法国。
1965年第18届,理查德·莱斯特《决窍,如何得到》,英国。
1966年第19届,克劳德·勒鲁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法国皮亚托·杰米《绅士现形记》,意大利。
1967年第20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放大》,英国。
1968年第21届,戛纳电影节因“五月风暴”而中断,并没有评选出金棕榈奖。
1969年第22届,林赛·安德森《如果》,英国。
1970年第23届,罗伯特·奥特曼《陆军野战医院》,美国。
1971年第24届,约瑟夫·罗西《送信人》,英国。
1972年第25届,艾利欧·培特利《工人阶级上天堂》,意大利弗朗西斯科·罗西《企业家之死》,意大利。
1973年第26届,杰瑞·沙茨伯格《稻草人》,美国阿兰·布里吉斯《受雇者》,英国。
1974年第27届,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对话》,美国。
1975年第28届,穆罕默德·拉赫达尔-哈米纳《烽火岁月志》,阿尔及利亚。
同年胡金铨导演的《侠女》获最高技术大奖。
1976年第29届,马丁·斯科塞斯《出租车司机》,美国。
1977年第30届,保罗·塔维安尼、维克托里奥·塔维安尼《我父我主》,意大利。
1978年第31届,埃曼诺·奥尔米《木屐树》,意大利。
1979年第32届,沃尔克·施隆多夫《铁皮鼓》,西德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现代启示录》,美国。
1980年第33届,鲍勃·福斯《爵士春秋》,美国黑泽明《影武者》,日本。
1981年第34届,安杰依·瓦依达《铁人》,波兰。
1982年第35届,科斯塔·加夫拉斯《大失踪》,美国塞里夫·格仁、尤马兹·古尼《自由之路》,法国。
同年岑范导演的《阿Q正传》入围主竞赛。
1983年第36届,今村昌平《楢山节考》,日本。
1984年第37届,维姆·文德斯《德克萨斯的巴黎》,西德。
1985年第38届,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爸爸出差时》,南斯拉夫。
1986年第39届,罗兰·约菲《战火浮生》,英国。
1987年第40届,莫里斯·皮亚拉《恶魔天空下》,法国。
1988年第41届,比利·奥古斯特《征服者佩尔》,丹麦。
1989年第42届,史蒂文·索德伯格《性、谎言和录像带》,美国。
1990年第43届,大卫·林奇《我心狂野》,美国。
1991年第44届,乔尔·科恩、伊桑·科恩《巴顿·芬克》,美国。
1992年第45届,比利·奥古斯特《善意的背叛》,瑞典。
1993年第46届,陈凯歌《霸王别姬》,中国简·坎皮恩《钢琴别恋》,新西兰。
是华语电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金棕榈奖,同年侯孝贤导演的《戏梦人生》获评审团大奖。
1994年第47届,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美国。
同年张艺谋导演的《活着》获评审团大奖。
1995年第48届,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地下》,南斯拉夫。
同年张艺谋导演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最高技术大奖(摄影:吕乐)。
1996年第49届,迈克·李《秘密与谎言》,英国。
1997年第50届,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樱桃的滋味》,法国今村昌平《鳗鱼》,日本。
同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获最佳导演奖,巩俐任评审。
1998年第51届,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永恒和一日》,法国。
陈凯歌任评审。
1999年第52届,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罗塞塔》,法国。
同年陈凯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获得最高技术大奖(摄影:屠居华)
2000年第53届,拉斯·冯·提尔《黑暗中的舞者》,丹麦。
同年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获得评审团大奖,杨德昌导演的《一一》获得最佳导演奖,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和最高技术大奖(张叔平/李屏宾/杜可风)。
2001年第54届,南尼·莫莱蒂《儿子的房间》,法国。
杨德昌任评审。
2002年第55届,罗曼·波兰斯基《钢琴家》,英国。
杨紫琼任评审。
2003年第56届,格斯·范·桑特《大象》,美国。
姜文任评审。
2004年第57届,迈克尔·摩尔《华氏911》,美国。
徐克任评审。
2005年第58届,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孩子》,比利时。
同年王小帅导演的《青红》获得评审团大奖,吴宇森任评审。
2006年第59届,肯·罗奇《风吹麦浪》,爱尔兰。
同年王超《江城夏日》获一种关注大奖,王家卫任评审团主席,章子怡任评审。
2007年第60届,克里丝蒂安·蒙吉《四月三周两天》,罗马尼亚。
张曼玉任评审。
2008年第61届,劳伦·冈泰《课室风云》,法国。
2009年第62届,迈克尔·哈内克《白丝带》,德国。
同年娄烨导演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获得最佳编剧奖(编剧:梅峰),任评审。
2010年第63届,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泰国。
2011年第64届,泰伦斯·马力克《生命之树》,美国。
杜琪峰、施南生任评审。
2012年第65届,迈克尔·哈内克《爱》,法国。
2013年第66届,阿布戴·柯西胥《阿黛尔的生活》,法国。
同年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获得最佳编剧奖(编剧:贾樟柯),李安任评审,章子怡任“一种关注”单元评审。
2014年第67届,努里·比格·锡兰《冬眠》,土耳其。
贾樟柯任评审。
2015年第68届,雅克·欧迪亚《流浪的迪潘》,法国。
同年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获得最佳导演奖。
2016年第69届,肯·洛奇《我是布莱克》,英国。
2017年第70届,鲁本·奥斯特伦德《方形》,瑞典。
同年邱阳导演的《小城二月》获得短片金棕榈奖,范 冰冰任评审。
2018年第71届是枝裕和《小偷家族》,日本。
同年贾樟柯(《江湖儿女》)、李沧东(《燃烧》)均入围主竞赛单元,毕赣入围一种关注单元,章明入围导演双周,王兵新作入围特别展映,魏书钧短片获得“特别提及”奖,张震任评审。
2019年第72届,奉俊昊《寄生虫》,韩国。
是韩国影史首个金棕榈大奖。
2020年第73届,戛纳电影节因疫情原因取消竞赛单元,未颁奖。
2021年第74届,朱利亚·迪库诺《钛》,法国。
2022年第75届,鲁本·奥斯特伦德《悲情三角》,瑞典。
鲁本·奥斯特伦德继《方形》后二夺金棕榈大奖,朴赞郁凭《分手的决心》获最佳导演,宋康昊凭《掮客》获最佳男主角,这是是枝裕和捧出的第二位戛纳影帝,中国导演陈剑莹凭《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获得短片金棕榈奖。
2023年第76届,茹斯汀·特里叶《坠楼死亡的剖析》,法国。